豬是我國十分常見的一種家畜,其過去在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家家戶戶都有養殖,每年到了年底,很多家庭都會把養了一年的豬殺掉,一部分賣掉,一部分則是留著自家過年吃和腌制為臘肉、臘腸。
在過去都是傳統方法養殖,一般都是在年初購買小豬仔,然后到了年底就賣掉或者是殺掉了,這樣的豬壽命也就是1年左右,長得胖,喂得好的也就是兩百來斤,如果超過300斤就是大肥豬了。
當然有些種豬的壽命可能會長一些,自然體重也更重。那如果豬一直養著不殺,它們的壽命有多少年,***大能長到多少斤呢?
別看以前的豬吃的沒有今天這么好,基本都是吃豬草,或者是剩菜剩飯,但是當時的豬壽命還是比較長的,普遍都能活到一年左右。
而現在的豬,基本都是飼料養殖了,尤其是養殖場的豬,它們吃得好,也吃得多了,可是壽命卻大大縮短了,有些也就是半年左右就出欄了,比過去縮短了一半。
然而即便這個時候的豬已經有兩百來斤一頭了,但是它們其實還是很年輕的豬,離它的正常壽命還很遠。豬其實是非常長壽的一種動物,如果一直養的話,基本上它們都能活到20年以上。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到之前的網紅豬——豬堅強,它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幸存下來的一頭豬,居然被掩埋在廢墟中36天,靠的就是吃雨水和木炭活了下來。在地震前它有150公斤,可是等到把它救出來的時候,已經只有50公斤了,前后體重相差約100公斤,這數據是相當驚人的,也可見它的生命力之頑強,所以得名“豬堅強”。
被救出來以后,豬堅強就被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用3008元將獲救母豬買下,并給他取了小名“36娃兒”,大名就叫“豬堅強”。
之后不僅給它打造了一個豪華的豬圈,而且還有人專門負責看護它,每天好吃好喝的養著它。而且這一養就是十多年,直到2021年6月16日晚“豬堅強”因年老衰竭離世,隨后被送出四川省建川博物館做成標本。
豬堅強無疑是長壽的,它足足活了14年之久,但這還不是豬的極限,根據現有的數據,家豬平均壽命可以達到20年,而且不同品種的豬壽命也不同,像寵物豬的壽命大約是10年,可是野豬的壽命卻能長達50年。
而之所以大多數的豬壽命不長,普遍就是幾個月而已,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豬養的時間長了,肉就長老了,然后就不好吃了,這樣的豬即便個頭大,但是肉不好賣,也賣不上價格,所以損失更大。
這估計也是許多人好奇的,豬其實如果一直養的話,它們的個頭也會越來越大的,其中在數年前浙江就曾有一頭“豬王”,體重達到了1100公斤,如果一個成年人的體重是60kg,那么20個成年人加起來才有豬王的體重。
據了解這頭豬是浙江泰順的一個大叔養的,當時他養豬的目的也簡單,就是養大了以后把它賣掉或者是殺了吃肉。
可是這頭豬的生長速度很快,4個月后長到90斤,一年后居然漲到了500斤。像普通的豬一年長300斤就是極限了,而這頭豬長到了500斤。所以大叔就好想著把它再養養,等更大了才賣掉。
又過了一年,這頭豬體重差不多翻了一倍長到了900多斤,此時家里人準備把它賣掉,可是大叔養的時間長了,有感情了就舍不得,畢竟是他辛辛苦苦把豬養大的,于是就一直繼續養著。
到了2007年的時候,這頭豬的體重已經達到了2000斤了,被媒體報導以后,也就有了“豬王”的稱號,并且隨著知名度的提升,很多人都想要購買豬王。后來有人居然出價5萬元要購買豬王,畢竟是5萬元,大叔也心動了,就把它賣掉了。
不過并不是賣掉吃肉了,而是被一家寺廟買去了,把它放到寺廟里供奉著,畢竟豬王已經不是普通的豬了。也是因為寺廟有了豬王的坐鎮,很多人都想一睹豬王風采,這也給寺廟帶來了大量的人流。
但也因為它的重量實在是太重了,腿都已經無法支撐其身體,每天只能是趴在地上,而長期如此對其身體也是不利的。到了2012年的時候,這頭豬也走到了生命的終點。此時這頭豬身長達到了兩米四,身高一米二,體重更是有達到2200斤。
當時還有人猜測,如果這頭豬是比較健壯的話,不是長期趴著,體重應該還會繼續增長,長到2500斤也不是問題,畢竟豬的壽命有近20年。
#三分鐘講科普#像野豬在野外如此惡劣的環境下,有些也能長到七八百斤一頭,可見它們的生長潛力是非常大的。聽老輩人說,以前山里***大的野豬都有上千斤一頭,不得不服啊,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是不是顛覆了很多人對豬的認識,其實豬的壽命很長,我們吃的豬肉,其實這樣的 豬才剛剛長大,按照老輩人的說法,豬的一年相當于人類的5年,養殖一年的豬才5歲左右,應該算是一個“大寶寶”而已。而且豬如果一直養著,體重更是能達到2000斤以上,實在是神奇。
掃一掃
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