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在國家一系列鼓勵措施的“催化”下,會澤縣生豬養殖這一傳統產業一次次改版升級,發展迅猛。一批上規模、檔次高的生豬養殖場應運而生,而這些生豬養殖場也領跑著該縣生豬養殖業健康、快速發展。
會澤縣是傳統的農業大縣,在農村99%的農民都養豬,家庭經濟來源有一半以上來源于生豬養殖。生豬養殖撐起了農業農村經濟的半壁江山,僅2013年該縣的生豬產值就達到了25.4億元,占畜牧總產值的67.5%。
在會澤,生豬養殖歷史悠久,但養殖管理技術不高,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養殖收益。2007年以來,隨著***、省、市出臺了一系列發展萬頭豬場的鼓勵政策,極大地刺激了生豬養殖業,催生了一批規模較大的生豬養殖場,全縣陸續建成萬頭豬場5個、正在建設的5個、小型規模化生豬養殖場1500多個。這些上規模、管理科學、銷售市場廣闊的養殖場由大帶小,***終輻射帶動成千上萬養殖戶,使生豬養殖成為一個規范有序、茁壯健康的傳統朝陽產業。
云南天兆隆升牧業有限公司算得上是該縣生豬養殖的領軍企業,它坐落在縣城城郊,由會澤隆升牧業有限公司和四川天兆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強強聯手,投資8000萬元建成,占地面積138畝,建筑面積14187平方米,分種豬區、保育區、培育區三大區域,5000平方米的培育區采用天兆豬業創新***“鐘樓式”建設模式建設。“鐘樓式”建設模式在云南省內具有***示范性。其具有節約土地、節省建材,牢固、通風效果好,可實現全自然采光,建造工期快、造價低等優點,該豬場于2013年11月按天兆養殖管理模式投產,目前存欄能繁母豬640頭,種公豬50頭。豬場每年帶動周邊200多家農戶發展規模養殖,為上萬戶散養農戶提供技術上的幫助。
如果說朱龍經營的云南天兆隆升牧業有限公司是會澤縣生豬養殖的標桿,那么樂業鎮清錢古都酒業有限責任公司則為該縣生豬養殖銷售積累了寶貴經驗。清錢古都酒業有限責任公司養殖場位于樂業鎮馬廠村,公司法人晏慶林投資680萬元,建成“釀酒+養殖+銷售”一條龍的公司實體,公司養殖場占地面積57畝,建成豬舍4800平方米,可養能繁母豬600頭,年出欄肉豬10000頭,該豬場充分利用釀酒后的酒糟經科學配方后解決飼料問題,形成“低成本養豬,***益回報”的優勢,并在昆明設立了6個豬肉直銷門市,直接面對消費者,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同樣,其他規模養殖戶也在探索可持續發展的路子,迤車箐口李培周、中寨譚宏發、者海發基黃傳尖等養豬大戶,注重生豬生產與發展下游產業鏈相結合,建立了屠宰銷售和餐飲服務等連鎖經營業務,實現產、加、銷生產方式,養豬效益得到充分保障;李培洲將自己養的豬自行屠宰銷售,每年屠宰量達400頭以上;譚宏發承擔迤車鎮學校營養餐豬肉供應任務,僅此一項每年出欄肉豬1200頭;黃傳尖養殖場每年出欄肉豬近2000頭,她本人在者海經營的中興餐廳即可屠宰銷售1000頭以上。
正是有了像云南天兆隆升牧業有限公司、清錢古都酒業有限公司以及大明養殖有限公司、神云養殖場等這些全縣領軍豬場的示范帶動,使全縣的生豬養殖步入了發展快車道,養豬脫貧真正成了千萬農民的有效途徑。
家住駕車鄉駕車村前街的馬金花家,是一戶傳統的普通養殖戶,家里的主要經濟來源多半來源于養豬,前些年家里養的豬品種不好,管理技術也跟不上,一年下來,靠養豬也賺不到多少錢,這幾年她家從附近的養豬場選擇***仔豬進行飼養,加之豬場還免費提供凍精改良、飼喂技術和免疫等,這幾年她家每年養五六頭肥豬,賣掉三四頭,收入也在一萬多元,一家人不但脫了貧,家里還有了余錢。
正是這種上邊是大規模的養殖場連著中間小規模養殖場***后輻射帶動到底層千萬農戶的金字塔式養殖格局,筑牢了全縣生豬養殖的堅強堡壘。
會澤縣的生豬養殖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不斷發展壯大,生豬產值在整個畜牧產值中***,這些年生豬產業的發展的經驗可以用16個字來概括:領導重視,管理規范,科技先行,延伸鏈條。首先是領導重視,縣委、政府制定下發了關于扶持生豬產業發展的意見、關于開展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促進優勢特色產業發展的意見等文件,完善了加大投入、項目引導、稅收減免、信貸支持、土地使用等政策措施;其次是管理規范,規模化豬場建設嚴格堅持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無害化和產品安全化的標準;第三是科技先行,選派養豬經驗充足、技術水平高的畜牧獸醫技術人員,分別掛鉤到規模養殖場,采取一對一幫扶,***解決養殖過程中的難點問題;第四是延伸鏈條,注重生豬產品銷售及精深加工,發展了天偉、三珍等一批火腿加工企業。
萬頭豬場的建設,促進了會澤縣畜牧業從農戶散養向集約化養殖發展、從家庭副業型向經濟效益型過渡、從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變,使全縣的生豬產業得到了***發展。
掃一掃
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