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彝家新寨不僅實現了安居夢,更帶動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革:新寨建設到哪里,產業就配套到哪里,以新寨、新村建設為紐帶,一批產業加快布局加快發展。
兩年前,民主鄉雪峰村村民使一羅批在綜合扶貧開發項目幫助下,依托政府引進的金涼山農業開發公司養殖項目,以“公司+基地+農戶”的合作方式,免費得到50多頭烏金豬種豬,“養豬每年能賺五六萬元,家里的冰箱、彩電都是靠養豬錢買回來的。”使一羅批說。
“造血”產業,讓大量使一羅批們“無”中生“有”,富起來。馬邊依托林、茶、畜優勢資源,因地制宜引導每個村發展主導產業。民主鄉光華村沙溪溝養殖基地,成立生態雞養殖***合作社,建成生豬生態養殖示范小區;下溪鄉珍珠橋村,種植核桃150畝……全縣林、茶、畜三大產業實現產值11.5億元。利用高山獨特的生態優勢,馬邊正打造全國***大的有機禽蛋散養基地。今年,基地與勞動鄉柏香村、民主鄉光華村等10個鄉鎮農戶簽訂養殖協議,帶動農戶1000余戶。
不僅要“無”中生“有”,更要坐地生財。擁有大風頂***自然保護區的馬邊,瞄準旅游扶貧。申報國家旅游扶貧開發試驗區,請來南開大學專家調查規劃,目前蓮花村已率先發展起農家樂、彝家樂,瑪瑙村苗寨、穿牛鼻旅游休閑度假區等旅游項目也正在全力打造中。
“已接到不少電話,都是咨詢旅游住宿的。”煙峰鄉鄉長王福榮介紹,煙峰鄉是通往大風頂的必經之路,煙峰彝家新寨旅游配套設施還在完善中,就有游客上門。
掃一掃
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