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講豬腹瀉是當前豬經常發生的三大類疾病——腹瀉、呼吸道疾病癥候群和胎產病中蕞常見的疾病,腹瀉也是影響豬生長明顯的疾病。腹瀉即拉含水量比正常明顯多的稀糞,多由腸炎引起。有的伴有嘔吐、腹痛、腸鼓氣、先急后重,脫水和體溫升高等癥狀而引起死亡。死前干瘦(失水-眼凹等)、蒼白、“炸毛”。許多疾病有腹瀉癥狀,防治腹瀉要采取綜合措施。由于造成仔豬腹瀉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病毒、細菌、寄生蟲、消化不良、應激等多種因素。因此首先要分析病因,在臨床上可根據發病季節、特點及其典型癥狀來做出初步診斷,Z后根據實驗室檢測化驗結果予以確診。
一、引起腹瀉等癥狀的類型
1、嘔吐與腹瀉
蛔蟲可引起嘔吐。吐、流涎而不瀉可由食鹽中毒或偽狂犬病引起。食物中毒可先吐后瀉或不瀉,如果全場大、中、小豬同時發生腹瀉要防好豬瘟等傳染性疾病,也考慮寄生蟲與霉飼料等原因。但是霉飼料中毒多只瀉而不吐。
2、嘔吐并腹瀉
由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或輪狀病毒感染的這三種病毒性腹瀉引起。病毒性腹瀉都是乳豬發病蕞 重死亡率高,隨日齡增大稍輕,母豬可無癥狀或腹瀉后自愈。輪狀病毒一般對3-8周齡仔豬感染率高,成年豬和一周齡內仔豬很少發生。斷奶豬也無明顯癥狀,斷奶前多只瀉而不嘔吐。
傳染性胃腸炎病毒各年齡豬都可感染,傳播快;冬季、早春和深秋,特別是春季產仔季節發病蕞 高。架子豬、肥豬和成年豬發病后表現在水瀉癥狀,連續3-7天而自愈,一旦停止,多不再發生,死亡少。除拉稀外伴隨食欲不振,嘔吐,口渴,母豬停止泌乳。10天左右乳豬第 一癥狀是嘔吐,接著急劇水瀉,草綠色或灰色、白色,并夾雜有奶塊。2-5天之內死亡。5-7日齡以內仔豬致死率常高達100%,隨日齡增長,死亡率逐漸降低。發病后恢復的哺乳仔豬被毛粗亂,發育遲緩,成為僵豬。
3、乳豬腹瀉
三日齡仔豬拉紅稀糞,個體大的仔豬易發,可由仔豬紅痢引起。
三五日齡內的仔豬拉水樣帶泡沫的黃稀糞,若母乳正常,可考慮大腸桿菌所引起的黃痢。兩三周齡拉白色糊樣稀糞可由仔豬白痢引起。兩周齡拉灰黃色水樣糞可由等孢球蟲引起,稱“十日齡腹瀉”。
4、斷奶后腹瀉
早期斷奶后腹瀉由早期斷奶綜合癥引起,1-3月齡豬腹瀉,拉‘粥樣糞’、‘油樣糞’可由仔豬副傷寒引起。
5、拉稀糞帶血
仔豬血性下痢 a由豬痢疾密螺旋體引起,主要以斷奶后仔豬發病多,而哺乳仔豬發病較少。本病流行較緩。b..初生仔豬(3日齡內)出現血性下痢,并且發病急,整窩死亡,這是魏氏梭菌引起病癥特征. 寄生蟲如鞭蟲等病、霉玉米中毒或嚴重缺硒、鋅也可發生拉血糞。糞黑紅到煤黑色:為食道、胃或腸出血。喂細玉米面多的肉豬有的很快死亡,白豬死后皮膚蒼白可由胃食道區潰瘍造成的急性胃出血或區域性腸炎引起。
6、下痢與便秘交替發生
可由球蟲或慢性仔豬副傷寒引起。球蟲引起的仔豬下痢,往往有便秘現象,糞便不帶血,但糞便檢查時可找到球蟲卵囊。
二、腹瀉的預防
1、良好的飼養管理
豬舍消毒,欄圈保持衛生、干燥;母豬奶頭干凈,乳豬保溫并及時供水;補料:乳豬吃料少所以乳豬料中加藥常常收不到預期的效果,可加喂六和微生態制劑(源康寶或綠源生)。斷奶料要高動物蛋白,低植物蛋白-少用豆粕更不喂生豆餅,飼料無霉變;飲水消毒;母豬防乳房炎;斷奶前、后一個月驅蟲兩次。
2、堅持按期進行疫苗和藥物預防。
對于病毒性腹瀉目前尚無很好的疫苗來預防。為防仔豬黃白痢,母豬產前一個月可注射大腸桿菌苗。
病毒性腹瀉以及應激性腹瀉,可以藥物對癥治療,減輕失水、酸中毒和防止繼發感染為原則,對脫水過多的豬靜注葡萄糖水或口服補液鹽。
3、加強母豬的科學喂養,保證其營養的***需要。
4、做好保溫工作,尤其在秋末至早春階段。在夏季多雨季節要預防暴雨突襲,避免天氣突變誘發仔豬生病。
以上就是全部內容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掃一掃
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