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斷奶后多系統衰竭綜合征(PMWS)是由豬圓環病毒2型(P CV2)感染所致的一種新的病毒性疾病。PCV2感染除了引起PMWS而外,還可導致母豬繁殖障礙、奶斷豬和育肥豬的呼吸道疾病、豬皮炎和腎病綜合癥(P DNS ) 和豬的先天性震顫。
一、斷奶后多系統衰竭綜合征的流行特點。
常見的PMWS主要發生在哺乳期和保育舍的仔豬,尤其是5-12周齡的仔豬,一般于斷奶后2-3天或一周開始發病,急性發病豬群中,病死率可達10%,但常常由于并發或繼發細菌或病毒感染而使死亡率大大增加,病死率可達25%以上。
在我們所調查的豬群中,發病蕞多的日齡為6-8周齡,發病率為20%-60%,發病死亡率為5% -35%。
二、斷奶后多系統衰竭綜合征的臨床表現。
PMWS的臨床癥狀有六個方面的基本表現,蕞常見的臨床癥狀是豬只漸進性消瘦或生長遲緩,這也是診斷PMWS所必需的臨床依據,其它癥狀有呼吸困難、腹股溝淋巴結腫大、腹瀉、貧血和黃疸。在一只豬身上可能見不到上述所有的基本臨床癥狀,但在發病豬群可以見到所有的癥狀。
比較少見的臨床癥狀有咳嗽、發熱、胃潰瘍、***神經系統障礙和突然死亡。一些臨床癥狀可能與繼發感染有關,或者完全是由繼發感染所引起的。
三、斷奶后多系統衰竭綜合征的控制策略。
PMWS可引起仔豬的高死亡率,從而造成經濟損失,因此如何控制該病已成為養豬生產面臨的新問題。
根據PMWS的流行和發病特點、結合我們近期對一些發病豬場的控制體會和我國實際養豬生產情況,提出以下控制措施。
1、改變和完善飼養方式。做到養豬生產各階段的全進全出,避免將不同日齡的豬混群飼養,從而減少和降低豬群之間PCV2的接觸感染機會。
2、建立豬場完善的生物安全體系,將消毒衛生工作貫穿于養豬生產的各個環節。蕞大限度地降低豬場內污染的病原微生物,減少或杜絕豬群繼發感染的機率。由于PCV2對一般的消毒劑抵抗力強,因此在消毒劑的選擇上應考慮使用廣譜的消毒藥,如碘制劑、吸附型活性有機氯、癸甲丙二醇氯銨復合碘等。
3、加強豬群的飼養管理,降低豬群的應激因素。很多應激因素都可誘發、促進PMWS的發生和加重發病豬群的病情,導致死亡率上升,因此應盡可能地減少豬群的應激因素,避免飼喂發霉變質或含有真菌毒素的飼料,作好豬舍的通風、換氣,改善豬舍的空氣質量,降低氨氣濃度。保持豬舍干燥,降低豬群的飼養密度。
4、提高豬群的營養水平。由于PCV2感染可以導致豬群的免疫功能下降,因此營養是影響PMWS的一個重要因素。通過提高豬群的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水平,提高飼料的質量,提高斷奶豬的采食量,給仔豬飼喂濕料或粥料,保證仔豬充足的飲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PMWS的發生率和造成的損失。
5、采用完善的藥物預防方案,控制豬群的細菌性繼發感染。沒有有效的藥物可以用于PMWS的治療,即使一些繼發的細菌性疾病,治療效果也不好,因此應提前采用藥物預防來控制細菌性繼發感染。針對目前我國豬群中的PMWS的發病特點和實際生產中的應用效果,建議采用以下藥物預防方案。
(1)仔豬用藥:哺乳仔豬在3、10、21日齡,用宇中仔豬保命液三針保健,;斷奶當天每頭注射仔豬保命液1.5-2ml,同時至斷奶14天,用佳替1000g+強力霉素(1 50 ppm ) 拌料飼喂,同時用阿莫西林(5 00 ppm )飲水;或在每噸飼料中添氟喜1000g斷奶后使用7-14天。
(2)母豬用藥:母豬在產前一周和產后一周,每噸飼料中添加牲源健佳替(1 000g) +強力霉素(1000 ) ,以后持續使用牲源健。
在近期我們通過采用這一方案,顯著地控制了豬場PMWS發病豬群的繼發感染,大大地降低了豬群的死亡率。
6、作好豬場豬瘟、偽狂犬病、豬細小病毒感染、氣喘病等疫苗的免疫接種。PCV2感染的豬場不能再發豬瘟和偽狂犬病,否則經濟損失將會更大。
據調查,使用豬氣喘病滅活疫苗的豬場,PMWS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明顯低于未使用疫苗的豬場,顯而易見通過氣喘病疫苗的免疫接種可以提高豬群呼吸道和肺臟的免疫力,可減少呼吸病病原體的繼發感染,同時也可增強肺臟對PCV2的抵抗力。
掃一掃
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