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于管理 原生態養豬并非“懶漢養豬”.原生態養豬雖然具有省工、省料、省水的特點,但原生態養豬不等于一勞永逸,豬放進去就完事,其中墊料管理是關鍵。管理的目的是給墊料中的有益菌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使其能正常地生長繁殖,形成強勢菌群。
濕度控制 墊料管理的核心是墊料的濕度控制,墊料表面以下20厘米水分控制在50%~60%比較合適。以手握不滴水,指彈不成團,手心有濕氣,手掌無水珠為宜。墊料表面20厘米以上濕度控制在45%左右,水分低于35%容易起粉塵,造成豬的咳嗽和喘氣病,高于45%表層分解加快,特別在夏天會造成表層溫度高,不利于豬只在墊料上休息和活動,在濕度低于35%時,應在墊料表層灑適量的水;若墊料太濕,氨氣味較濃,應加強通風,或加入適量新的鋸末、谷殼、秸稈等墊料,上下翻動一遍,并補充適量的HM墊料發酵基。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是墊料運行良好的關鍵。日常管理主要是在糞便比較集中時,把糞便集中掩埋,提高糞便降解速度。
因抗生素對微生物具有殺傷作用,使微生物活性降低,飼料中**不要加入抗生素類藥物。墊料外部可使用消毒劑消毒,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長。
墊料的夏季管理 夏季氣溫較高,且墊料分解糞便要散發一定熱量,很多人擔心夏季能否安全度過。其實完全沒有必要擔心,該公司在福建等地經過多年實驗,在***帶完全可以安全越夏,只是更需要加強墊料管理。
夏季使用時可將墊料的厚度降低20厘米。在飼養過程中,墊料豬的排糞區要經常翻動,豬的趴臥區不要進行翻動,由于發酵營養源的缺乏,其發酵效率得到抑制而使墊料表面涼爽。夏季天氣熱時要加強通風,有條件可以采用負壓式通風、水簾降溫或在飲水中加些綠豆水。
掃一掃
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