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郯城縣物價局9月17日價格監測數據顯示,生姜價格為每500克15元。從年初的每500克7.00元,上漲到現在的每500克15.00元,生姜價格***高漲幅達114.29%,而去年同期的價格則在4至6元之間。
生姜價格上漲的原因
市場價格的漲跌起著決定作用。生姜價格暴漲主要是供需失衡所致,與生產缺乏合理有效的規劃、農民信息不對稱,多以眼前價格決定來年生產量密切相關。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
一是2010年全國生姜價格大漲,出現“姜你軍”后,2011年、2012年姜農大量種植,造成市場供大于求,價格大幅下跌,加上2013年上半年“毒生姜”事件,更是大幅壓低了生姜價格,導致姜農紛紛縮減種植面積,許多甚至棄種,造成種植面積大幅減少。
二是目前鮮姜尚未上市,老姜庫存減少,正處于青黃不接的時節,供應減少導致價格居高不下。
三是近兩年的氣候均不利于生姜生長。2013年生姜主產地生長期前旱后澇天氣及病蟲害影響,削減了生姜產量,導致今年以來的庫存量相對較低,供應也顯得相對緊張。
四是近期全國生姜價格都在上漲,姜農惜售待漲、批發商有意識囤貨現象較為嚴重,進一步加大了市場供應缺口。
五是隨著儲存時間的延長,儲存成本相應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生姜價格進一步走高。
如何應對“姜比肉貴”?
一是建立信息平臺,進一步加強信息交流,提高農民及相關服務機構的信息意識和信息處理能力,來應對局域產量變化所帶來的價格波動。充分利用網站、QQ群、手機短信等平臺發布數據,可以在產前、產中、產后,發布對姜農的指導意見,搭建起生產、批發、零售等之間的信息溝通平臺,引導農民合理種植、適時銷售,以防止姜農盲目減少或擴大種植面積。
二擴大生姜深加工領域。生姜深加工領域延伸不足,資金多集中于流通倉儲環節,投機性較強,囤積炒作加劇了姜價的波動。生姜有“菜中之祖” 的稱號 ,除直接作調味品外,還可加工制成姜汁、姜片、姜粉、姜酒、姜油等, 我們應進一步拓展其深加工渠道,應對姜價大幅波動。
三是建立生姜種植保險制度。生姜種植沒有保險,其價格出現波動時,政府能做的就是簡單引導一下,如果建立生姜保險制度,姜農們就能更好地穩定種植,這對價格的穩定有很大的好處。
四是建立生姜儲備制度。由于生姜儲存時間可達2至3年,政府可以仿照豬肉儲備制度,在姜價過低時,給予種植補貼,政府按照合理的價格收姜;在姜價過高時,從生姜儲備向市場投放生姜,以維持姜價的穩定。
五是物價部門進一步加強市場價格監測和巡查工作,必要時利用價格調節基金或出臺價格調控措施,維護生姜價格秩序穩定。
生姜價格畸高或畸低的背后其實都是姜農生產信息不對稱,以眼前價格決定來年產量,缺乏合理有效規劃,盲目減少或擴大種植面積的結果。每年3月初到4月中旬正是生姜播種的時期,在這個時候生姜價格過高,很可能影響農民明年的種植計劃,相關部門應該采取有效措施,使生姜的種植更趨合理。
掃一掃
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