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聯想、網易、武鋼、復星、中實、恒大...從外資扎堆來華到國內資本巨頭跨界,畜禽養殖業日夜擔心的“狼”似乎真的來了。
?
8月7日,年銷售額超1000億元的恒大集團宣布成立恒大畜牧集團、恒大乳業集團等三個新業務公司,為恒大集團2020年銷售額騰飛到5500億元的目標,提供新的燃料。恒大畜牧集團將從事雞鴨鵝到牛羊豬等牲畜家禽的飼養、深加工和銷售。恒大不建樓盤搞養殖的消息引發了畜牧行業人士的廣泛關注,低迷的養殖行情沒有澆滅地產巨頭跨界搶食的熱情,這讓許多悲觀人士以此作為行業生存渺茫的證據,中小養殖戶則擔憂無處安身立命,畜禽養殖業何去何從,成為眾多畜禽養殖人士熱議的焦點。
?
筆者認為,國內巨大的畜禽產品消費市場,恒大插足畜禽養殖業,就像大海里注入一滴墨汁,畜禽養殖的行業前景依然蔚藍。面對競爭對手,業內人士無需自亂陣腳,外行巨頭攻占不了國內畜牧行業多少個“城池”,與其擔心外行巨頭瓜分手里的蛋糕,還不如增加自身的企業競爭力,以免被行業的快速發展所淘汰,讓到嘴邊的肥肉飛走。
?
國內外資本巨頭跨界國內養殖業,是個了無新意的話題,媒體的高度關注和眾多樂于擔當預言家的言論,引發了個體養殖戶的激烈與擔憂。實際上,到目前為止,國內外資本巨頭跨界在華投資興建養殖的公司,似乎還沒有一個能站在國內養殖***之列。你說美國投行大鱷高盛在華投資養豬賺得盤滿缽滿,這沒錯,可那是資本投資,高盛并沒有離開過自己的主業在華興建過一座養豬場,養過一頭豬。就連美國農牧業大企艾格菲,也因在中國“水土不服”而“折價”甩賣給天邦股份,可見國內養殖業競爭之激烈。
?
2009年網易創始人丁磊在廣東省***上高調宣布養豬,仿佛一夜之間,國內養殖業成了朝陽產業,引發包括聯想集團、武鋼集團、復星集團、北京中實集團等原本與畜禽養殖行業無關的業外資本也紛紛涉足其中。時過數年,當時的高調宣布與現在銷聲匿跡成了鮮明的對比。
?
不難看出,業外資本在畜牧業的發展,遠不及其主業般順風順水。首先,在環保壓力日益增加的今天,投資畜禽養殖業既沒有為地方政府帶來稅收又拉動不了GDP,地方政府決不會如房地產般讓你輕松圈地。其次,養豬喂雞不是低端產業,育種、疾病和管理均須***的專家學者,別用農村散養的知識看今天的畜牧業。再次,養殖業不是建高樓、賣礦泉水,投入巨資宣傳、生產、銷售就能得到高回報,在充滿價格周期、疾病風險面前,回報只是個未知數。
?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往往急功近利,選擇門檻低的畜禽養殖業,以為在食品安全頻發的行業中能夠占到先機,卻忽然了自身產業價值的堅持與革新。其結果會不會出現,在畜牧業的肥肉上還沒咬上一口,其主業餐桌上的位置被別人占領了呢?一切皆有可能。
?
無論是國內養殖巨頭,還是中小養殖戶,我們當前要擔心的不是外來資本的搶食,而是行業自身發展的優勝劣汰。規模化養殖取代傳統養殖,已經是板子釘釘的事,只要是地球人都知道這是不可避免的發展趨勢。生產能力低下的中小養殖戶不是消失了,而是被一個個具有競爭力的養殖巨頭吸收消化,轉化成為其其中的一員,而真正具有競爭力中小養殖戶不會完全消失。與其在喊“狼來了”時,疲于奔命、自亂陣腳,不如穩中求變,堅持自我產業創新,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才可能真正贏得先機。
掃一掃
掃一掃